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比如说PPT造车,比如说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代工模式,再比如说雷诺与江铃新能源的联合。

5月21日,法国雷诺投资10亿元并购江铃新能源汽车,并且已经签约。

尽管雷诺集团和江铃集团在年12月20日,便已经宣布欲为进一步拓展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达成合作协议,但是当二者的合作真正达成,还是让业界感到惊讶。

一方面,雷诺在国内汽车市场是一名迟来者,错过了SUV市场蓬勃向上的几年,销量一直在下降,品牌知名度也前所未有的低;另一方面,江铃新能源虽然是全国第三家取得汽车生产准入资质的企业,但是多年来一直名声不显,甚至旗下车型一度被称为电动代步车,在技术方面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优势。

一般来说,强强联合才能够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实力,而雷诺与江铃新能源的联手,看起来像是两个式微的企业在抱团,更像是一种“你未娶我未嫁”的将就。

“迟来者”雷诺

雷诺、雪铁龙和标致是法国三大汽车品牌,但在中国市场,雷诺的知名度却是其中最低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雷诺的汽车也比较少。

尤其是从销量上来看,雷诺似乎已经沦为一个边缘性的品牌。相关数据显示,年雷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约为5万辆,销量同比下降30.58%,称得上非常差劲,这也受到了来自经销商方面的责难。

东风雷诺在早些时候曾发布了企业愿景纲要,要在未来五年将东风雷诺经销商店增至家,累计导入9款国产车型,并于年向40万辆发起挑战。

现实情况却是,多家东风雷诺经销商选择退出,甚至部分经销商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由此来看经销商对雷诺品牌并没有信心,扩增经销商只是东风雷诺一厢情愿。

而在国产车型方面,目前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东风雷诺目前仅仅量产了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还并非是雷诺原生态的车型。众所周知,科雷傲与日产奇骏、科雷嘉与日产逍客乃同门兄弟。

令人诟病的是,雷诺在定价方面颇高,在配置方面却又略有简陋,没有诚意,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缺乏竞争力,很少有消费者问津,销量低迷也在所难免。

在取得7.2万辆的销量后,雷诺并没能够趁势追击,而是遭遇到了中国车市28年来的首次寒冬,产品矩阵单薄的东风雷诺在年销量下滑至5万辆,进入到年也没有好转,数据显示它今年1-4月累计售出新车只有辆,相比去年同期的辆,下滑了76.7%。

或许是意识到在燃油车方面很难有寸进,雷诺有意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希望能够将纯电动车的优势带到中国。

再迟一步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万辆,在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火爆。

而雷诺企图通过新能源发力的凭仗是,它在欧洲的形式一片大好,且数据表明它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2%,在电动车研发、制造和销售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也并不足以让雷诺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脱颖而出。

一方面,雷诺在欧洲市场的优势在于布局较早,但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它称得上又迟了一步。它的合作伙伴,无论是东风雷诺还是华晨雷诺金杯,在电动车方面都没有任何建树,雷诺甚至连双积分都无法满足。

另外,雷诺计划在国内发布的三款电动汽车也迟迟没有消息,直到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人们才见识到了其中一款纯电动SUV的庐山真面目。

在年8月,东风、雷诺和日产成立新合资企业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但是第一款新车也是没有消息流出。

另一方面,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造车新势力的首款量产车型已经开始交付,更何况还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雷诺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是否足够还很难说。

当然,无论是迫于双积分的压力,还是不甘在燃油车领域的不温不火,想要通过新能源汽车寻求突破,雷诺都不得不迈出这一步,增资入股江铃新能源便是这样一个开始。

江铃新能源有啥?

对于雷诺增资入股江铃新能源,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现如今比较流行的趋势是强强联合,雷诺的知名度已经够低了,江铃新能源则更加默默无闻,不仅在网上很少看到它的新闻,路上更是看不到它的产品。

而在了解江铃新能源后,对雷诺的选择则会更加疑惑,江铃新能源的产品没有突出优势,产品质量较差,新能源技术也并不出众。

早些时候,江铃新能源发布了对未来的规划,它打算在未来建设3个整车平台,4大系列以及二十多款产品,并且在年实现占国内纯电动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

按照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万辆的销量来算,10%的份额便是13万辆,而数据显示江铃新能源年累计销售新车4.5万辆,而这个销量数据还得益于新能源补贴政策,伴随着补贴退坡,江铃新能源的销量也呈直线下降。

数据显示,江铃新能源在年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为辆,环比下降67%,考虑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仍然在不断增加,江铃新能源想要在年实现“10%的市场份额”无异于天方夜谭。

对于企业来说,将目标定的高一点对于提升业绩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这要建立在有一定知名度与技术的前提下。那么江铃新能源的在技术方面有什么亮点吗?似乎没有。

江铃新能源销售的E和E技术指标相对落后,目前还没能进入很多大城市的新能源车目录,大城市的消费者不太乐意购买江铃新能源的车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城市中很难见到它的原因。

另外,江铃新能源销量还依赖于新能源补贴政策。比如E这款车,它的售价足有15.6万元,综合补贴费用高达十几万元,包括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和厂家补贴在内,消费者最终只需要花上3、4万元便能够拿下。比起新能源汽车,它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辆电动代步车。

据了解,E就是东方锐达的老年代步车,而江铃新能源此前推出的江铃E,则是雷丁小王子,这两个品牌都是生产老年代步车的。江铃新能源通过把铅酸电池换成锂离子电池便推出上市,这样来说,江铃新能源毫无技术可言,甚至可以将其产品称之为骗补工具。

江铃新能源虽然在新能源领域入局较早,且目标比较宏伟,但是在技术方面并不突出,销售产品更多的依赖于新能源补贴,或许雷诺真正看重的是那一纸造车资质。

一加一等于一?

无论是车和家收购力帆还是拜腾收购夏利,都是为了造车资质,而此次雷诺花费10亿元投资江铃新能源想必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在汽车界,有很多合作被称作强强联合,它们结合在一起往往能够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实力。比如说长城与宝马的合作,二者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就有不俗的实力,知名度同样也处于行业顶端,结合在一起自然实力更加雄厚。

但是雷诺与江铃新能源的结合则给人一种“将就”的感觉,你有“学历”我有“城市户口”,于是便走到了一起。

雷诺需要的是江铃新能源的生产资质、基地以及经销商渠道,而江铃新能源则希望通过合作能够得到雷诺的技术以及一定的知名度,两家车企联合起来其实更像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这样的合作虽然美好,但是在虎狼环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显得有些竞争力不足了。

一方面,二者的联合有些晚。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已然投入市场,造车新势力的首款量产车也已经开始交付,而雷诺与江铃新能源只能算是赶上了新能源的末班车。

一般来说,一款产品从立项到生产销售往往需要三年的时间,而这三年的时间差已经足够新能源汽车市场划分格局了,更何况二者在联合后还要考虑生产基地的改造等问题。

另一方面,知名度的问题。

雷诺在燃油车市场已然边缘化,而江铃新能源在新能源车企中更是名不见经传,虽然二者的结合引起了一番热议,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热度并不会长久。

值得考虑的是,雷诺增资入股江铃新能源不同于江淮大众、福特众泰等一系列电动合资企业,后者是中外股东弄对等出资成立全新的电动车品牌,而雷诺则是通过并购50%股权的方式,使得江铃新能源成为自己的公司。

这样合资公司未来的品牌、产品以及渠道等方面的建设,都需要重新规划。而人们比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lif.com/xlls/11768.html